4月15日下午,“商学大讲堂”系列学术讲座第169讲首场“青年英才江南论坛”--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在线上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张兴博士、天津大学严雨萌博士、对外经贸大学张曼博士、厦门大学肖潇博士分别分享了自己相关研究。本次讲座由学院副院长王雷教授主持,学院教师和研究生等142人聆听本次讲座。
张兴博士交流的主题是普惠金融政策与中小企业金融化。 张博士首先给出了研究的三个背景:发展普惠金融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普惠金融政策效果评估是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重要推动力量;防范脱实向虚是普惠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紧接着,内容围绕三个问题展开:普惠金融政策是否具有中小企业金融化效应;普惠金融政策影响中小企业金融化的机制;如何调节普惠金融政策的扭曲效应。实证方面,张博士运用爬虫获得普惠金融政策数量,选取中小企业金融化为被解释变量,同时通过工具变量方法解决内生性问题,最终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普惠金融政策提高了中小企业金融化程度;信用水平和融资约束是中小企业金融化的主要内部传导机制,而金融教育与金融监管是中小企业金融化的主要外部调节机制;较低水平的中小企业信用和较低水平的融资约束会加大普惠金融政策增加中小企业金融化行为的影响,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教育与辅导、强化监管能够减弱普惠金融政策对中小企业金融化的影响。
严雨萌博士分享的主题是投资者的成长经历对行为的影响。严博士借助国内某中大型券商的个人投资者账户数据、沪深两市A股数据、自然灾害数据、贫困县名单、中国各个市县的坐标数据和各地区统计年鉴数据等,综合分析了投资者成长时期(5到16岁)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成长时期经历过重大灾难的投资者在股灾期间的博彩偏好会进一步显著降低,没有经历过重大灾难的投资者则相反。
张曼博士分享了论文《The crowding out effect of central versus local government debt:Evidence from China(in press)》。张博士的研究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政府债务与公司债务有什么关联?地方政府债务是否像中央政府债务一样影响公司金融?张博士采用2008—2019年的上交所和深交所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的政府债务和公司数据来研究中央与地方政府债务的挤出效应,同时还用官员任期后两年的地方债务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所得结论是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对企业债务杠杆的影响显著为负。具体地说,国债通过减少公司债券来挤出企业融资,这被称为安全挤出效应。地方政府债券通过减少企业贷款对企业融资产生负面影响,这被称之为金融挤出效应。
肖潇博士介绍了他的论文“国内信贷的国际溢出效应:基于生产网络和资本流动网络视角的分析”。肖博士通过CEIC数据库和Eora全球供应链数据库中的Eora26数据库等,从网络视角出发,探讨了生产网络(反映了溢出效应的贸易渠道)和金融网络(反映了溢出效应的金融渠道)在传递宏观变量溢出效应中的作用。文章发现:国内信贷增加1%,国内总产出平均增加0.781%,由跨国生产网络和资本流动网络传递的溢出效应占比很大,约为64%;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联动增强,溢出效应也增强;跨境资本流动网络在传递国内信贷的溢出效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型开放经济体是溢出影响的主要发出者,小型开放经济体是主要接收者。
四位博士的论文分享结束后,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积极提问,交流相关学术问题,四位博士均给予了热情、详尽的回答。本次讲座为学院师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借鉴,对提高学院师生的科研水平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学院副院长王雷教授主持论坛
张兴博士分享交流
严雨萌博士分享交流
张曼博士分享交流
肖潇博士分享交流